了解剪纸文化,追寻剪纸内涵
实践队队员首先查阅了有关剪纸的资料,了解到中国剪纸是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的一种联系形式莫过于春节时每家每户窗户上的窗花了。红色的纸被剪成各式各样的形状,贴到窗户上,火红的颜色代表着人们喜气洋洋的心情,更换新窗花也有除旧迎新的意味,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和更好的生活的希望。剪纸既可以是一种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盼望,是人民群众诉求和内心真实渴望的展现方式。中国剪纸还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公元六世纪,历史文化悠久。
图为剪纸作品展示
通讯员 王雯轩供图
体验剪纸技艺,品味剪纸之美
在了解了剪纸艺术的基本情况之后,实践队队员尝试体验剪纸。在一张红色的纸上,先构思好想要裁剪的图案,然后再进行裁剪。剪纸的工具既可以选用较尖锐的剪刀,也可以使用剪纸用的刻刀。实践队队员在剪纸的过程中发现剪纸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有细心和耐心并掌握一些技巧,那么一般的剪纸就都可以完成了。实践队队员渐渐沉浸在了剪纸的过程中,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实践队队员尝试了多种剪纸方法,看着一张张剪纸在自己的手中一点点呈现,实践队队员内心的满足和自豪感溢于言表。这是独属于中国人民的自豪,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个中华子孙都引以为豪的。精致的图案、源远流长下来的技巧和独特的韵味,剪纸的美丽之处既是可以一眼就看到的,也是细细品味之后所能感受到的,剪纸独特的魅力正是历经了历史长河的奠基之后留下的,独属于中国的浪漫。
图为“九青·求是”实践队的队员在体验剪纸
通讯员 王雯轩供图
与居民共赏剪纸,交流剪纸艺术
在体验完剪纸之后,实践队队员在社区中与居民共同欣赏了实践队队员的剪纸成果,并讨论了居民对剪纸的看法,有些居民还分享了他们小时候与剪纸的趣事。经过与居民的交流,实践队队员发现大多数居民对剪纸还是充满热情的,而且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接触过剪纸,不过并不会深入了解其中的技艺。剪纸在人民群众的传播范围很广,但大部分只是浮于表面,对其独特的技法和悠远的历史并不了解。为了剪纸这项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努力,可喜可贺的是早就有一个民间组织——中国剪纸协会,其下还有很多的地方组织,在坚持不懈地传播剪纸文化,并努力将这项技术传承下去。
图为居民在欣赏剪纸
通讯员 王雯轩供图
剪纸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唯有保护它、传承它,将它的“形”长存,“意”常在,才能使它在千百年后还可以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实践队员认为,想要剪纸永远留存并广为人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校园剪纸宣传,从青少年开始,增强他们对剪纸的兴趣。再者,要与现今的时代结合,做文创产品、游戏和app等来宣传剪纸文化。传播与传承剪纸不仅是增强我们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强有力的举措,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兴盛之梦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