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学子赴疆支教,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大学生新闻网图木舒克7月11日电(通讯员胡昱雯)
2023年7月,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夏日里,一群来自东南大学的优秀大学生走进新疆图木舒克师市二中的校园,怀抱着滚烫的理想,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信之所向”支教之旅。他们带来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前沿的科技概念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与高一高二的学子们一起共同探索各种兴趣课目的魅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老师与同学一起玩耍的方式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信之所向”支教团的成员们充分发挥了自身专业的优势,为学生们开设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课程。其中,科技研讨课程格外吸引眼球。在课堂上,崔宸豪老师不仅向学生们介绍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还与他们分享了让人惊叹的创新应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向学生们展示了GPT-3.5这一开创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通过辅助工具ChatGPT的使用,学生们得以深入了解和体验AI技术的发展,开阔了科技思维。他们对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知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并积极参与了支教团成员组织的科技活动。志愿者老师鼓励同学们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数字电路实验课程同样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冯禹硕老师携带先进的电子实验设备,为学生们提供了亲身动手的机会。学生们通过实验,亲自操作电子元件,感受到电子电路的奥妙和应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科学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研究的兴趣。
扎染手工课程同样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支教团成员们向学生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和技巧,并亲自示范扎染的过程。学生们跃跃欲试,亲自动手制作扎染作品。通过这个过程,他们不仅学到了手工技巧,更了解到了扎染背后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才华,也传递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在音乐剧课程中,学生们的眼睛闪烁着好奇和期待的光芒。志愿者老师胡昱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音乐剧的起源和发展,演示了一些经典的音乐剧片段。学生们被这些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所吸引,纷纷表示要学习音乐剧表演,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情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古建筑史课程中,刘雯琪老师带着丰富的知识和热情,向学生们讲解了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通过讲解和自己动手制作榫卯构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古代建筑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老师还与学生们一起动手制作了简易模型,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建筑设计的乐趣。
“信之所向”支教团的成员们以娴熟的教学技巧和生动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知识和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相交流,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在新疆图木舒克师市二中的这段支教历程中,东南大学大学生“信之所向”支教团的成员们不仅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更是学生们的朋友和榜样。除了课堂教学,支教团的成员们和学生们一起玩拓展趣味游戏,如珠行千里、击鼓颠球,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这些亲密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拉近了大学生支教团和学生们的距离,增强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在支教团的成员中,志愿者老师们也相互学习和成长。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互相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通过与支教团成员的合作,志愿者老师们也学到了更多的教学技巧和沟通技巧,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图木舒克市当地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东南大学大学生支教团的成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优秀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也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次支教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教育的交流,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盛会。
作为东南大学大学生支教团的成员,志愿者老师们为能够参与这次支教活动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老师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且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带着新疆的孩子们开拓视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环保宣传进社区,绿色生活你我同行
- 为倡导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环保的理念,更好的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23年7月11日上午,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
- 07-13 关注:1
- 淮北市博物馆:感受运河文明的魅力
- 本文是一篇新闻稿,作者是一名热爱祖国和共产党的青年大学生,这次活动有幸参观了淮北市博物馆,感受到了淮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运河文明
- 07-13 关注:6
- 健康成长,与法“童”行
-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保护工作,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
- 07-13 关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