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向。作为志向远大、心系祖国的青年,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为主的几位学生响应时代号召,自发成立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利用专业相关知识进行实践并积累经验,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索出一条具有推广意义的规范性乡村振兴道路是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心愿。通过此次调研,团队能更深入学习和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这既是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也是深入农村了解发展的好机会。
“矿区蝶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计划于七月末至八月初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而在活动开始之前,本团队也进行了多次会议,进行了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七月八号,团队组建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线下分工会。会议由队长栾斌带领队员进行成员分工安排,介绍自身团队定位和职务内容,团队成员相互熟悉,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人员的默契配合打下基础。强调完活动注意事项和纪律,队长栾斌再次明确活动主题,使团队以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此次调研活动。


七月十二日,团队正式举办实践团队出征仪式,所有队员到场,并有多位学长和张玉宝老师莅临指导。仪式流程主要分为三项;首先,各位队员向学长和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和团队分工,接着团队负责人栾斌向老师阐述了活动目的、内容和意义,其中重点提到了“矿山塌陷区下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并希望老师给出指导建议;仪式第二项指导老师发言。张玉宝老师首先肯定了实践主题和方向,又针对负责人的讲话内容进一步给出了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看法,张老师说:“矿区治理,你们能为塌陷区带去什么?农村建设,你们能带给乡村什么?调研学习,你们又能学到并带回来什么?不能仅仅是人去了,任务做完了,就轻轻松松回家了。这次行程,不光要有文字记录,还要有头脑思考。全中国矿区那么多,矿区旁的农村那么多,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从这些不同中发现重点,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找到更适合这些村庄发展的新农村模式,从而形成建设经验推及全国,这是你们要做的事情。”张老师的讲话使队员们醍醐灌顶,看到了这次实践背后的深层意义,指明了活动的方向,对于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有了老师的指导和支持,队员们对于参加此次活动倍感兴奋,对于活动的开展更加期待,对于完成任务的信心也愈加强烈。


7月12日晚,能源学院于S1-119报告厅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本团队成员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主讲人围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讲述了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选题方向、工作安排、组队要求以及实践具体流程,解答了同学们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疑惑,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王振浩老师的发言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实践热情,坚定了队员们的实践信心。为各团队开展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不仅传播了我国先进文化,更进一步帮助大学生们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不断向上发展以成就自我;不仅利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提升,更能使得大学生全面发展。广大青年学生身体力行,了解民情,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深入乡村调研的活动加强了大学生们与农民的联系,只有当大学生们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感情,才能使他们和农民的心贴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才能真正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社会的和谐。
预祝“矿区蝶变,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