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非遗香韵,传承文化之光
蝉鸣响,盛夏到,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正式拉开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暨服务“百千万工程”行动的序幕。7月1日,寻香承韵突击队的师生们迎着骄阳,将青春的足迹印刻在奔赴新会区双水镇小冈村的路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小冈香,数百年历史香火文化的传承地使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有机融合,为古老村落注入全新活力,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队员们以炽热之心开启了探寻传统香业奥秘的实践道路。
踏入锚记香厂,邂逅千年香韵
踏入锚记兴华塔香厂,古朴而庄重的建筑率先映入眼帘,似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将岁月沉淀的故事娓娓诉说;转过回廊,晒香场上整齐排列的香枝豁然展现,在骄阳下泛着质朴迷人的光泽,宛如金色海洋翻涌,与古朴建筑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双水镇独树一帜的亮丽风景。
以香为媒,代代相传
守望相承

手搓实践

签根红染
古法揉香意,手工传匠心
在古朴的工坊上,时光仿佛凝固。匠人们围坐在雕花木案前,布满岁月纹路的双手宛如灵动的刻刀,在氤氲香雾中勾勒千年技艺的传承脉络。以古法手制的香枝,凝聚着匠人数十载的精湛技艺与天然香料的馥郁精华。轻燃之际,醇厚香气如清泉涤荡,驱散身心疲惫,令人灵台清明、思维畅达。而每一道制香工序,都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让这份跨越时空的匠心,在提神醒脑的芬芳中,续写中华香文化的璀璨篇章。
在百米以外的机械车间,金属齿轮的嗡鸣割裂了古法工坊的静谧。流水线吞吐预制香料,模具精准压塑,每支香如工业复制品般规整划一。机械香虽以高效应市,却因化学香精与工业粘合剂的介入,燃烧时气息浓烈刺鼻,仅能短暂刺激感官,难以安抚心灵。相较之下,手工香以天然草木之力澄明心神,而机械香在快节奏生产中,正悄然消解文化的千年底蕴与人文温度。
香脉永续
金辉铭坚守,香脉续精魂
荣誉架上,镌刻着“传承民俗文化产业”的鎏金牌匾如星辰般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无声的嘉奖,更是香厂代代匠人用岁月和心血铸就的无声誓言。这璀璨的金辉,映照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守望,是对古老制香技艺毫厘不差的虔诚复刻,更是将飘散在时光里的民俗精魂重新聚拢、小心呵护的深沉信念。它见证的,远不止于香料配比、工序流转的薪火相传;那牌匾上流淌的光泽,分明是渗入香泥肌理的文化基因,是流淌在烟火人间的古老智慧与生命哲思的延续。每一道光芒,都在诉说着:守护非遗,是守护一方水土的记忆密码,是让那源自大地深处的香火之脉,承载着不朽的民族精魂,穿越时空,恒久流淌,生生不息。
智承香脉
采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戴铁锚

跟着匠人,学习搓手工竹签香
作为大学生,当于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找准定位:以敬畏之心传承手工制香技艺,借新媒体之力传播文化基因,留存匠人匠心,让传统香业在效率与匠心间达成平衡。以青春智慧贯通古今方能让香文化在时代浪潮中守正创新,历久弥新。
旗扬承古韵,智启焕新生
活动尾声,我们于厂门前定格身影。手中队旗猎猎飘扬,这不仅是青春朝气的彰显,更是与古老非遗传统的深度交融、双向奔赴。此次暑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行,我们以实际行动为笔,在新会小冈香非遗传承的长卷上,书写属于青春的探索故事。让香文化的悠悠古韵,挣脱时光枷锁,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持续漫溢芬芳,续写传承新篇。
作者:寻香承韵突击队
来源:寻香承韵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