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红色文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和精神主体。
7.5-7.9期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分组前往扬州市高邮区和宝应区,参观拜访了高邮胜利广场、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高邮革命斗争史馆、高邮烈士陵园、周恩来少年读书处等地。
7月5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前往高邮胜利广场(全名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胜利广场)。在那里,一组组浮雕,一排排文字,一首首斗志昂扬的革命歌曲,让广陵学子仿佛置身于70年前的烽火硝烟,全身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图为7月5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全体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缅怀烈士们。宗诚信供图。
7月6日,伴随着“滴滴滴”的电报声,“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小分组来到了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旧址处一面电报墙展示了高邮战役最关键的几次决策。因为胜利的基调,当年那场受降仪式成为纪念馆中最浓墨重彩的展示。

图为7月6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成员王静雯在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处了解电报声背后的故事。沈雨轩供图。
为进一步了解学习高邮区的红色革命历史,7月7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走访了高邮革命斗争史馆。
参观完成后,队长李红杰表示:“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八字精神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需要的国民精神。这无疑也是抗战精神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所有中华子民都应将这八字精神刻进骨子里。

图为7月7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成员李红杰、胡宏伟、宗诚信在高邮革命斗争史馆认真观看革命历史。沈雨轩供图。
“抚今追昔,烈士之心山如水,水似山,坚定不移。”7月8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小分组来到高邮烈士陵园。

图为7月8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成员王静雯在高邮烈士陵园新四军无名烈士墓前悼念烈士。沈雨轩供图。
为感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力量,7月9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小分组来到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图为7月9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成员胡宏伟在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大声朗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红杰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