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守护烟火,净化烟气”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淄博市张店区,通过专业知识淄博烧烤行业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淄博烧烤爆红引起网络有关露天烧烤污染环境的相关传言,实践队成员旨在深入研究调查,结合政府、企业、商户、个体等各个方面,共同探寻淄博烧烤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两局”共治露天烧烤,创新助力生态淄博
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以及对城市的治理是淄博烧烤行业的“主心骨”,实践队首先要了解淄博烧烤行业的发展大方向,掌握相关环境污染监测数据,逐步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首先来到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与当局人员一起探讨当局就淄博烧烤爆火后带来环境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的可行性。
社会实践工作监测科的周科长向实践队展示了淄博市城区范围内以及“网红”烧烤店周边的空气动态监测数据,以马尚镇(牧羊村烧烤总店的监测点)为例从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做出对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五一节期间,游客量巨大,空气中一氧化碳指数相较于其他时间段明显升高,但通过后续与周科长采访探讨,我们也了解到相比于之前重工业化的淄博,转型向烧烤行业确是有利于减轻空气污染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淄博的创新发展。
在拜访完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后,带着获取到的烧烤油烟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数据以及有关淄博向烧烤行业转型的问题,实践队来到淄博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深入了解政府部门对于淄博烧烤发展过程中的落实治理。
市容科的边科长生动地向实践队成员讲述了淄博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对于“治理露天烧烤 助力生态淄博”的工作历程。其实淄博烧烤并不是所谓的“爆红”,只是大家没有关注到淄博人民们为此付出的长期努力。早在2015年,对于过去“地摊经济式”的露天烧烤,淄博市政府选择高效引导、推广环保化,结合各个方面对主城区露天烧烤率先治理,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推广无烟烧烤炉具,联合执法取缔拒不整改的违法经营商户,使商户们感受到了深深的人情味,愿意改,积极改。淄博市政府注重长效管理,建立“十条规范”烧烤管理机制,积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经营专项检查制度,打造淄博烧烤品牌,官民一心,为“淄博烧烤”的爆火做好了铺垫。果然,付出总是有收获,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不懈治理下,经过三年疫情的沉淀,终于在疫情结束后,守得云开见月明,淄博烧烤行业迎来了属于它的曙光
此次两局调研活动,让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淄博烧烤爆红且热度持续至今不无道理,淄博烧烤行业用几年的时间自查、自治,尽快补齐城市管理的短板弱项。借烧烤行业实现创新助力淄博发展,环保成就生态淄博。
环保设备走进视野,魅力烧烤香传万家
如果说合理有利的政策是淄博烧烤行业发展的“引路灯”,技术过硬的环保设备一定是支撑淄博烧烤发展的坚实之路。实践队成员走访了张店区周边的烧烤店,以牧羊村烧烤总店为重心展开调研工作。牧羊村烧烤总店是淄博烧烤网络热潮中的“顶流”。店内同时段最高可接待一千余名食客,每日人流量高达两三万。
实践队成员由政府走向社区,深入人民,置身人间烟火地,重点关注淄博创新烧烤小炉,当晚通过采访牧羊村烧烤的服务人员和烧炭专业人士,了解到烧烤店使用的煤炭为苹果木炭,相对于普通木炭来说具有环保、高效、安全等优点。
并且烧烤炉本身也有一定玄机,通过我们后期调查采访了解到著名的山东兴达环美设备有限公司,以生产烧烤环保设备为主销往淄博市各个城区及周边县区。郝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了淄博烧烤的网红产品“炭烤小炉”,为我们讲解环保设备中利用“静电吸附”科学原理。淄博烧烤行业将创新融入环保设备,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入人们的视野。
广大食客与市民是最具权威的“发言者”,实践队成员深入底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等实践活动总结出广大市民的反馈,得出对淄博烧烤的一致好评,并有绝大部分市民表示赞同且支持淄博烧烤行业的发展,愿意积极为保护环境,助力绿色淄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考虑到影响的多方面性,我们同样对牧羊村烧烤附近的林泽花园小区居民进行了采访,周先生表示很喜欢周围这样热闹的气息,即使有一定噪音污染,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烧烤味儿”,但无伤大雅。一想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齐聚淄博,围坐炉边,嗨吃烧烤,笑谈人生,这样快乐的氛围就会感染和带动自己。
政府拥有创新的决策,企业拥有创新的技术,市民拥有创新开明的思想,各方共同努力,打造创新生态淄博。此次社会实践,成员们顺利对淄博烧烤行业进行深入调查与了解,打破人们对露天烧烤必然污染环境的“滤镜”。让更多人了解到,淄博通过努力与沉淀,巧妙利用烧烤行业打开新思路,实现了创新驱动助力绿色发展,更实现了“五湖四海皆兄弟,魅力烧烤抚人心”,在淄博,慢下来生活与快起来发展巧妙融合。淄博烧烤行业正在属于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