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寨下峡谷,寻忆红军小镇
2025年7月2日,集美大学“同心筑梦”社会实践队走进泰宁寨下大峡谷与大田乡红军小镇,开启地质探秘与红色寻忆之旅。
踏入寨下大峡谷,实践队员们瞬间被大自然的地质奇观所震撼。“问天崖” 岩体表面沟壑交错、孔洞密布,斑驳纹理如岁月镌刻的密码,承载着漫长地质历史的痕迹,队员们仰头凝视,试图从岩壁的褶皱与凹陷中,读懂地壳运动的古老故事。“金龟爬壁” 景观尤为奇妙,受重力与风化剥蚀双重作用,崖壁上的岩块沿节理、裂隙崩塌下错,却奇迹般保持直立,形似金龟奋力攀壁,独特的张裂体形态,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地质力量塑造景观的神奇魔力,纷纷围绕其讨论成因,惊叹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
远远便听见轰鸣水声,循着声音前行,“三线瀑”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处瀑布的诞生,是地壳运动与流水共同书写的奇妙篇章。曾经剧烈的地壳运动,在山体间撕开一道裂隙,千万年来,流淌的溪水顺着裂隙不断冲刷、打磨岩石,渐渐“雕刻”出高低错落的岩坎。水流至此,顺势分成三股倾泻而下,如同三条银线垂落人间,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队员们凑近岩壁,触摸被水流侵蚀得光滑的岩面,聆听水花飞溅的清脆声响,沉浸式感受峡谷地貌形成的神奇过程,解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告别峡谷奇观,实践队踏入大田乡红军小镇,浓郁的红色气息与厚重的民俗文化交融扑面而来。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古老建筑外墙斑驳,革命历史遗存与民俗印记静静伫立,无声诉说往昔烽火岁月与乡土传承。
队员们先被 “中央少年红军文旅小镇” 标识吸引,沿着指示探访红军桥,聆听它从清代 “榕树桥” 到因红军过往更名的故事,踏上桥面,仿佛能触碰到当年红军休整、战斗的历史温度 。漫步小镇,非遗文化蚯蚓灯、走马灯、跳花灯的介绍,了解到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承载着民俗智慧,想象着节庆时灯影流转、青少年唱跳祈福的热闹;打铁技艺的展示,让大家知晓手工锻造的温度,编草鞋、竹偶、竹编等传统技艺,尽显乡土巧思,这些民俗文化如同红色精神的底色,共同编织起小镇记忆 。
走访当地老人,队员们在历史与民俗交织中聆听故事:既有红军战斗的热血过往,也有非遗传承的温暖坚守。在陈列旧物与史料的展馆,锈迹武器、磨损行军包旁,非遗物件也静静陈列,让大家触摸到热血抗争与文化传承的双重历史脉络。围坐交流时,红色精神与民俗传承的信念,在青春心间交融扎根,让红色基因与乡土文化,借由实践寻访,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
此次实践,队员们将地质科普调研与红色文化探寻深度融合,于峡谷间,耗费数小时,细细解码自然奇观的科学奥秘,不放过任何一处地质细节;在小镇中,穿梭于街巷、展馆,与老人倾心交谈,汲取红色精神的奋进养分。以青春脚步丈量山河、传承精神,让 “同心筑梦” 理念扎根实践沃土,在一次次观察、聆听、思索中,绽放知行合一的别样光彩 ,为青春岁月添上厚重且有意义的一笔,也让队员们更加明白,自然与人文的传承,需要年轻一辈接力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