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翼知行”实践队 智慧拖轮破浪行 青春实践绘蓝图
7月2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海翼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登上我国首艘串联式油电混合动力拖轮“厦港拖30”,通过实地观摩、技术解析与船员交流,深度体验智慧港口建设的创新成果,感受绿色航运技术的蓬勃生机。

零距离观摩“绿色先锋”作业
当日上午,实践队在厦门港海沧港区现场见证了“厦港拖30”协助一艘10万吨级集装箱船离泊作业。这艘全长38米的拖轮凭借其双动力系统灵活切换,在狭小水域展现出精准的操控性能。据船务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该船采用国内首创的串联式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相比传统拖轮可降低燃油消耗30%,减少碳排放40%,年减排量相当于种植1.2万棵冷杉的固碳量。
揭秘“黑科技”安全防护体系
在拖轮机舱内,实践队成员被一组精密的电池组防护系统吸引。项目工程师详细讲解道:“这套系统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可在0.3秒内精准扑灭初期火情,配合26℃智能恒温调控与30℃超温自动报警功能,构建起防火防水的立体防护网。”更令学生惊叹的是,该船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组不仅具备十年长效续航能力,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较传统机型降低60%,累计节省费用超400万元。

产学研共绘绿色航运蓝图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带队教师甄教授表示:“此次实践让学生直观认识到智慧港口建设的前沿方向,特别是混合动力技术、智能安防系统等创新应用,为航海技术专业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实践队通过对“厦港拖30”离泊作业、实际船舱参观学习以及对船员的日常生活的了解,后续将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航运业转型开展专题调研,为航海学子在今后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作为厦门港智慧升级的标杆项目,“厦港拖30”自2023年投运以来已安全完成1200余次作业,其成功实践印证了“技术赋能绿色航运”的可行性路径。此次校企联动实践,不仅为航海学子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更彰显了青年一代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担当。